自审制度

网络文化经营内容自审管理制度

 

为加强网络文化内容建设与管理,规范网络文化经营单位产品及服务内容 自审工作,增强本公司自主管理能力和自律责任,确保网络文化健康,快速发 展,根据《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》,结合本单位网展需要,特制订本制度

一、总则

目的与原则:本制度旨在建立一套科学、高效的内容安全管理机制,确保直播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、社会公德及平台规定,促进直播行业健康发展。通过明确直播内容的安全要求,规范主播和用户的行为,维护平台的秩序和氛围,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,促进直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适用范围:适用于公司旗下所有直播平台、主播、内容创作者及用户。所有使用公司直播平台进行直播活动的主体均需遵守本制度的规定,共同维护直播内容的健康与安全。

基本原则:坚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,强化技术监管与人工审核相结合,保障内容安全与用户隐私。通过提前预警、及时发现、有效处置的方式,确保直播内容的安全性和合法性。同时,尊重并保护用户隐私,确保用户在享受直播服务过程中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。

二、内容安全标准

合法合规:所有直播内容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宪法、法律、法规,不得传播任何违法信息,包括但不限于色情、暴力、赌博、谣言、侵权等内容。同时,直播内容也不得违反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,不得含有低俗、庸俗、媚俗等不良信息。

社会公德:倡导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,禁止发布侮辱、诽谤、歧视性言论,维护网络文明。在直播过程中,应当尊重他人,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,不传播虚假信息,不扰乱社会秩序。

未成年人保护:严格限制未成年人参与不适宜其年龄段的直播活动,确保直播内容对未成年人无害。在直播过程中,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,避免对他们造成不良影响。

版权保护:尊重知识产权,禁止未经授权的音乐、影视、文学作品等内容的直播或转播。在直播过程中,应当遵守版权法规,不侵犯他人的版权权益。

三、审核机制

技术初审:利用技术自动识别并过滤违规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关键词、图像识别等。通过预先设定的规则和算法,对直播内容进行实时分析和判断,快速筛选出可能存在的违规内容。

人工复审:对技术初审疑似违规内容进行人工复核,确保审核准确性。人工复审环节将对技术初审标记的疑似违规内容进行人工细致审核,确保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。

热点监控:对热门直播间、话题进行实时监控,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。通过实时监测热门直播间和话题,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和违规行为。

用户举报:建立高效的用户举报机制,对用户反馈的违规内容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。通过用户举报渠道,用户可以方便地反馈违规内容,平台将及时响应并处理这些举报。

四、主播管理

实名认证:主播在入驻平台时,需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,完成实名认证流程。实名认证的目的在于确保主播的身份信息真实可靠,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追溯责任。

培训教育:定期组织主播参加内容安全、法律法规培训,提升主播的责任意识。通过培训,让主播了解并遵守平台的内容规范、法律法规要求,提高自我约束能力。

信用体系:建立主播信用评分机制,对违规行为进行扣分,严重者实施封禁处理。根据主播的违规行为性质、程度以及违规次数,采取相应的扣分措施,当主播的信用评分低于一定阈值时,将实施封禁处理。

五、应急响应与处置

预案制定:制定详尽的内容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明确应急响应流程、责任分工。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,能够迅速、有序地进行应对,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。

快速处置:一旦发现违规内容,立即采取下架、封禁等措施,并向相关部门报告。同时,对违规内容进行分析和追溯,找出问题根源,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。

事后复盘:对每次安全事件进行总结分析,优化审核流程和技术手段,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通过复盘和分析,不断改进和完善内容安全管理体系,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。

六、合作与监督

政府合作:主动与政府部门建立紧密的沟通协作机制,及时了解和响应监管要求,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。与政府合作,不仅可以确保我们的业务始终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运行,还能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。

社会监督: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,设立公开举报渠道,接受公众监督。通过社会监督,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,确保内容的安全和合规。

持续改进:定期评估内容安全制度的有效性,根据法律法规变化和技术发展进行适时调整。通过持续改进,我们可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内容安全制度,确保其与法律法规和技术发展的要求保持一致。

七、附则

解释权: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。公司保留对制度内容进行阐释、修改和完善的权利,以确保其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。

生效日期: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,全体员工及平台用户均需遵守。公司将通过内部公告、邮件通知、员工手册更新等方式,确保员工及用户充分了解并遵守相关制度内容。